欢度国庆,砥砺前行,喜迎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
2022.09.30
2020 官网升级中!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。
菜单
发布时间:2021.12.24
分享到:
京剧《沙家浜》是中国现代戏曲的典范,剧中选段“军民鱼水情”也成了中国独特军民关系的代表。正因《沙家浜》的影响之大,常熟的沙家浜镇就成了当代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。今天,让我们来跟随祥华园酒店的脚步,一起探寻当年的红色足迹吧!
沙家浜镇
《沙家浜》的故事发生在阳澄湖。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,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伤员在沙家浜养伤。日本鬼子和所谓的“忠义救国军”司令胡传魁、参谋长刁德一等汉奸在沙家浜及周边进行扫荡,想要搜出这批新四军伤员。地下党员阿庆嫂以春来茶馆为掩护,和汉奸、日军等势力周旋,搜集情报的同时,和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老百姓一起,掩护伤员进芦苇荡躲藏,并精心照顾直至伤员痊愈归队。最后,新四军在阿庆嫂及群众的帮助下,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。
阿庆嫂与各方势力周旋
《沙家浜》作为八个样板戏之一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每年,每到抗日战争纪念日,一代又一代人来到沙家浜镇,追寻这段红色记忆。今天,我们就跟随祥华园酒店一起,穿越《沙家浜》的故事,找寻那段真实的历史遗珠吧!
京剧《沙家浜》实景演出
《沙家浜》是文学作品,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,都要从大量的真实对象中选取素材片段,因此,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地方,大都集中了很多地方的特点。这就导致,《沙家浜》的故事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,引起了阳澄湖周边很多县市的争论。争论过程暂且不提,争论的最终结果就是沙家浜最终花落常熟。京剧《沙家浜》的故事改编自经典沪剧《芦荡火种》,而《芦荡火种》又取材于两篇回忆录,其中一篇是开国中将刘飞所写的《阳澄湖畔》。要知道真实的沙家浜故事原型,就需要从这些回忆录中去找细节。
《沙家浜》场景还原
新四军老战士夏光是当年的伤病员之一。他后来被认为是《沙家浜》里的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之一。据他回忆,当年他们这批伤员之所以来到沙家浜,是在后方医院养伤,当时的后方医院设立在阳澄湖中的一艘小渔船上。为了躲避日军和伪军的联合扫荡,在阳澄湖周边的村镇不断流动转移。
芦苇荡中的小渔船
同是当时伤员的刘飞,他也是郭建光的原型之一。他回忆,当时的渔船经常在横川心泾、陆巷、消泾、长浜、张家浜、西董家浜一带芦苇荡中流动,住上一天半日,补充点给养。他还提到,《沙家浜》里的春来茶馆也是有原型的,这个茶馆位于董家浜,名字叫“东来茶馆”,是当年的地下党秘密联络点。
当年的地下党联络点“东来茶馆”
伤病员之一的吴立夏在《枪林弹雨话当年》一文中写道:“我们这批伤员原来分散隐藏在横川、长浜、西董浜、张家浜等芦滩芦荡中,后来为了安全起见,常熟县委把我们集中起来,安置在董家浜、张家浜一个港叉里的一片茂密的芦苇中。”后来还有一众当时的伤病员对这段养伤的经历进行了回忆,从他们的叙述中,大致可以理出后方医院的流动路线:当时的消泾、陆巷、横泾、东唐市以及东乡梅李、淼泉等地的村庄。
电影中的沙家浜
上世纪70年代初,当时常熟的横泾公社芦荡大队就有意识搜集当年的历史文物,整理当年的历史资料,系统整理之后,办起了最早的“沙家浜革命传统陈列室”,后来又设立了芦荡大队、龚浜大队、湖浜大队3个参观点,成为了早期的革命历史学习基地。到90年代初,当地政府投资百万元,新建了“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”。1990年,叶飞将军重游故地,为之题写了“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”馆名。在此之后,横泾就改名成为了今天的沙家浜镇。
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
今天的沙家浜镇,有阿庆嫂的春来茶馆,茶馆中也不时上演京剧《沙家浜》,街道的街景也是当年老建筑还原。如果有心,还能坐着当年的渔船在芦苇荡中飘荡,体会当年新四军伤员养伤的转移路线。
阿庆嫂的据点
带着家人,开着车,在沙家浜来一场自驾游,花一整天的时间,来一场红色革命之旅。在春来茶馆听着阿庆嫂精彩的《智斗》,坐在小渔船上,在芦苇荡里漫无目的地飘飘荡荡,感受当年新四军伤病员在厚厚芦苇的保护下,监视着岸上的一举一动的紧张感。去沙家浜的历史纪念馆,近距离观看经受过战争洗礼的那些旧物,想象当年战争的残酷,对比今天的生活,就会生出无限的幸福感。
在沙家浜花费一整天的时间,然后开车来到位于常熟虞东时代广场的祥华园酒店,找个舒适的地方,安放疲惫的身躯,用一整晚的时间,慢慢沉淀这一天的见闻,让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。
看着祥华园酒店的繁华,享受着祥华园酒店客房内高科技的智能电器,触摸着柔软亲肤的大床,抬眼看着客房内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,江南水乡水墨画格调的装修意境,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这就是中国文化和实力的全面觉醒。这就是当年在沙家浜东躲西藏的新四军伤员们想要的盛世中国。